Give Me Five,在坦桑——【AIESEC追梦领跑计划】
【关于Give Me Five】
这是一个5元计划。
一只手掌摊开,这是一个5。手掌与手掌的相击,是爱与力量的传递。五块钱对于我们大部分人来说,不过是一顿早餐的钱,不过是一杯饮料的钱,不过是钱包里最不起眼的一张纸币。然而,我们相信,一个又一个五元将会汇集出坦桑尼亚的孩子们明亮的未来与希望。
但是,这已不仅仅是一次募捐……
【我和我们】——介绍篇
我,是来自浙江工商大学的一名学生,通过AIESEC中国大陆区的志愿者招募认识了许多来自全国不同地方的的志愿者。我们,相约在坦桑尼亚,相约在2014年的夏天,一起去见那些孩子们。
2014.06.04微信公众号“坦桑2014”推出第二天,“Give Me Five”计划正式启动,第一篇文章推出,阅读量破千,账户里有了第一个5元。
2014.06.05很多认识的和不认识的朋友给我留言说加油说感谢,让我知道了原来自己也可以拥有不曾设想的能量,去影响和感动身边的人。
2014.06.08收到了一位大学生所捐赠的38件T恤。
2014.06.09团队里加入了三位新成员,我不再是一个人。同时,账户里的数字已到四位数。
2014.07.09捐款数额达到四千多,从中国到坦桑,故事开始……
【我们和他们】——志愿生活篇
记得刚见到他们的那天,只站在门口,便听见了屋内的欢呼和尖叫。一进门,所有的孩子欢呼着一拥而上,有几个孩子直接跳起来“挂”在了我们的身上。一时间有些手足无措,只有笑着抱着,不停地说着“manbo”(你好)。在这个只有30平米左右的空间里,130多个孩子用这样一种特别的方式欢迎着我们的到来。这里的孩子基本都不怕生,热情得好似这片土地。即使只是简单的和他们打个招呼击个掌,他们也能为此快乐很久很久。对了,孩子们很喜欢先和你钩钩小拇指再击个掌,听说这是以前的志愿者交给他们的动作,似乎也是老师对孩子们的一种鼓励。而如此地契合着Give Me Five的意思,我总觉得是一种冥冥中的缘分。随后的每一天,他们的热情也从来都不减。这种热情甚至能融化你在这片陌生土地所有的不安和局促。我甚至看不到苦难和贫穷在他们身上的痕迹,包括这里的人们也一样,我所看到的只有不减的快乐和单纯。
米饭加一点豆子和包菜丝就是他们每天的午饭了,有时候米饭也会被替换成当地一种叫Ugali的主食。另一个志愿者Skye说,自从看见孩子们天天吃这种豆子,自己吃的时候就多了几分难过的感受而难以下咽了。之前,孩子们都是用手抓饭吃,并且从来也不洗手。后来,几个志愿者带去了洗手液和勺子,并亲手教他们怎么用洗手液洗手,怎么用勺子吃饭。
吃过午饭,孩子们在“教室”午休。外面是当头的烈日,没有电扇,更没有空调,而所谓的“教室”也只是在别人的院子里搭了一个棚子。正午的太阳斜照进棚子里的座位上,一些孩子干脆转移阵地睡到了相对阴凉的地上。而在三十分钟前,这块地面正是他们的餐桌加洗手台。一地的脏水横流却来不及打扫。毕竟,要同时照顾一百三十多个孩子的洗手盛饭分饭喝水等等,几个老师实在是力不从心。更何况,在如此狭小的空间里,也完全没有施展的余地了。
这里是NVRF——Network For Vulnerable Rescue Foundation,一个孩子救助中心。
另一家孤儿院里的情况就不太一样了。因为都是十几岁的大孩子了,所以多少有些羞涩。这些大孩子们大部分都曾经流浪街头,后来被救助到这里,他们是真正意义上完全没有依靠的孤儿,而这里就是他们的家。但是它与NVRF的相同之处就在于,每天的午饭都是主食和豆子,而且从来都不变。
在和另一个志愿者Grandia聊天的时候,她说,令她真正感触的不是孩子现在的环境有多艰苦。而是,他们流浪在世间那么久以后却没有染上社会的戾气,在重新找到一个家并能上学后,能以感恩与珍惜相对。这是多么的可贵。
这里是New Hope Family,一家私人孤儿院。
【我们的计划】——项目内容篇
Give Me Five计划的内容,除了最初的募捐之外,还包括了我们在坦桑尼亚所有的行动与志愿、所有的感动与热血。
(一)New Hope Family的新衣服
在这里,还是要再一次谢谢这位同学捐助的38件T恤。孩子们难得穿新衣服,虽然只是很简单的白T恤儿,也还是高兴得不得了。他们当中有人想要成为律师,有人梦想着当摄影师。给这些未来的大师们带件新衣服,我们也是蛮开心的。
(二)NVRF的课堂与课后
这是一群2-6岁的孩子,天真烂漫。由于语言不通,我们通常给他们上的只是简单的英语词汇和数学课。甚至有时候,我们还和孩子们一起听斯瓦西里语言课。总觉得能教给孩子们的真的太少,直到有一天一个负责人告诉我们,他们的老师向我们学到了原来可以用唱歌来学习单词、也可以用游戏来学习数学、可以用一些灵活的方法来教学,我才觉得,原来帮助的形式也可以有很多种。
再比如说,改变一些生活细节上的习惯也是莫大的帮助。在我们快要离开的时候,惊喜地发现当地的老师已经会自觉安排孩子们饭前洗手,并也会监督他们用餐具吃饭而不是用脏手抓,而孩子们也有了这样的意识和习惯。这是多小的一个细节,但也许从此,他们之间疾病的传播率就大大减少了,这些不经意间的收获也许谁也想不到。
(三)Soap Making
之所以标着重色,是因为这是我最想说的一部分。
在来到非洲之前我便深信着“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的观点。源源不断的物资的给予只会让人麻木,让人丧失的生活的创造力。所以一直都觉得,相比于直接的物资给予,如果能够传递一种思想,帮助改变一种生活习惯,都会在长远的眼光里更具有建设性的意义。而幸运的是,NVRF孩子中心的负责人也拥有着同样的想法。
NVRF的孩子有大有小,最小的才两三岁,而最大的一批人已经成年了却不能上学也没有工作。于是想要创办一个肥皂来料加工作坊的计划就此诞生了,一方面可以解决那些青年的就业问题,另一方面如果运作成功的话也能够给整个中心提供一些持续的收入。而刚好,我们的手里还有着之前Give Me Five计划得的募捐款项(截止到离开时总共募得七千多人民币,折合坦桑先令1,930,000),那么作为项目的启动资金来用就再好不过了。但是在非洲,One day,One thing的办事效率实在不敢恭维。尽管整个进程非常的缓慢,直到我们离开前项目也并没有正式开始,但是我们找到了“厂房”,找到了培训做肥皂的师傅,拟好了预算表,也算是和他们一起为项目开了头。而更多的后期工作,我们交由了AIESEC当地的一些志愿者,由他们给我们提供一些反馈。
募捐已暂告一段落,我们也已经回国,但是Soap Making项目才刚刚开始。
Give Me Five计划,未完待续。
Leader:毛望星
Teammates:杨奕、黄婧雨、岳怡泽
“领跑7.0”采取大众点评和评审团投票相结合的评选方式,以下是评审团的部分点评公示:
评委1:项目中的soap making计划可以说是整个项目的点睛之笔,通过学习制作肥皂来改善生活习惯,减少疾病发病率,提高身体素质。这一点其实是非常必要的,也希望小组的志愿者同学真的可以像他们在项目报告的最后一句说的那样,Give me Five 计划,未完待续。希望后面follow up的同学可以更深入地发掘这个计划的更多价值。
评委2: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通过微信募集到资金在私人孤儿院创办一个肥皂来料加工作坊帮助当地人自食其力,期待项目真正后期实施执行出来的效果。
评委3:很棒,通过创办肥皂制造厂能实实在在的给孤儿们提供了工作岗位,微信公众号的众筹极大的扩大了项目宣传度,为新一批志愿者提供了项目接力的可能性。
评委4:真实的描述,感人的语言,从文字的组织到素材的选取,这个项目都很能吸引眼球,而这对于一个筹款的项目来说非常重要。鲜活的故事和看得到的改变,让人对这群坦桑尼亚土地上的孩子们也有了感同身受的情怀。
评委5:首先我非常赞同这个项目的社会立意。帮助他们明白通过自己的双手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生活而不是一味地给予让他们变得麻木懒惰。同时这个项目也拥有自己的创新,通过给予这些没有接受良好教育的非洲青年一个工作的平台,一个学习的机会,相信如果真的能够实现的话会是一个很有意义的项目。
评委6:很喜欢这个!能看明显地看出所做的努力有了怎样的结果,然后自己的感想和项目过程也描述得很详细,很赞啦。
评委7:这个项目让我感觉非常有意义,从项目报告的字里行间都能感受到组员对孩子、对领跑的用心,并且做肥皂的idea也很好,是孩子力所能及可以做好又能盈利的事情。很希望可以看到你们组的后续安排,怎么样能与后来的志愿者接洽可以把这个项目更好地开展下去,给当地的孩子带来更好的变化,看好你们!
give me five~~!
赞
!